附近品茶联系方式_全国各地空降app下载_全国900 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_200块约3小时上门人到付款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被 “忽悠” 种沙棘的农户,“赚大了”!王军扬:三代兵团人在绝境里找出路

被 “忽悠” 种沙棘的农户,“赚大了”!王军扬:三代兵团人在绝境里找出路
时间 : 2025-09-30

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我们始终在寻找这样一群青年企业家:他们扎根大地、心系民生,用实干打破困境,用坚守诠释责任。今天,让我们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七〇团,对话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兼职副秘书长、新疆一七零团丝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扬—— 一位在戈壁滩上带领职工群众种出“黄金果”的三代兵团人,聆听他如何用兵团精神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黄沙漫天的土地结出致富的果实。




现在有多好:从 “被放弃的地” 到全球大果沙棘核心供应商

如今的一七〇团,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 “风吹石头跑” 的戈壁滩。站在团场的沙棘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沙棘林郁郁葱葱,橘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枝叶摇曳间满是生机。这里不仅是新疆北疆重要的沙棘种植区,更是全球大果沙棘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每年产出的沙棘果远销国内外,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生态经济名片”。

更令人振奋的是职工群众的 “钱袋子”。2024年,一七〇团职均年收入稳定在14 万元以上,比2012 年王军扬刚担任团场书记时的6000 元,足足增长了20 多倍;更有种植大户靠着沙棘产业,一年收入突破200 万元,盖起了新房、买了新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咱这破地方能长出‘金疙瘩’!” 一位老职工捧着刚采收的沙棘果,笑得合不拢嘴。如今的一七〇团,不仅有了整齐的楼房、宽敞的机关办公楼,还建起了沙棘加工厂、文化活动中心,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谁能想到,这样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曾经是被不少人“放弃”的绝境?



过去有多难:黄沙漫天里,连 “活下去” 都是挑战

2009 年,王军扬第一次来到一七〇团时,看到的是一幅令人揪心的景象: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突然就刮起十级大风,骑车的人连人带车能被刮跑;地里的树都是弱不禁风的小苗,风一吹就倒;职工住的房子破旧,团场机关还是小平房,跟周边已经盖起楼房的团场比,差了不止一大截?!跋牍?,没想过这么穷?!?/span>

更难的是 “吃饭问题”。彼时大家以种温室大棚为主要收入,一个大棚一年最多也就赚两千多元,很多职工家里有四五个孩子。温室大棚赚的钱根本不够一家人生活,不少职工都外出打工。王军扬回忆,当时团场不少职工都想过离开,“谁愿意在这穷地方耗着?”



转折有多险:“打欠条” 种沙棘,他把“没底” 变成 “底气”

改变的契机,始于沙棘这颗小小的果实。2018 年,团场改革,拿出两万亩生态林沙棘树分给部分职工,一人分得70亩沙棘林。职工拿着沙棘林干瞪眼,手里是有了沙棘树,但是这树咋赚钱???大家跑来找王军扬,书记你说这咋整,见不到回头钱还得一年交一万多水费。职工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当时的沙棘的市场认可度有限,沙棘此前在当地又一直被当成公益树生态树没人知道能卖给谁,也没人知道能赚多少钱。

王军扬给大家做工作,“你拿上,你一定相信我,只要我在这里任连队指导员、书记,我一定不会把你们给丢下,我一定会带你们闯市场?!?年的书记工作让群众对王军扬有天然的信任,这份信任的光环自然照拂到沙棘,大家对沙棘也算是有一点点基础的信任,但这还不够。王军扬提出保姆式服务,团场雇人管理沙棘地,管理的钱水费等各种钱团场都先垫付,王军扬和伙伴去找订单卖货,等赚了钱再还。前期垫付的钱连队担保,王军扬签字。

一边深信沙棘有市场有未来能给大家带来好生活,但是另一边王军扬自己心里也没底—— 他是团场书记,懂农业、懂管理,却不懂商业,“连沙棘的销路在哪都不知道”。

为了兑现这句承诺,王军扬开启了 “跑市场” 的日子。2019年到2021年拜访了快三百个客户。有的客户上来就说新疆的大果沙棘不行,都是被淘汰的,其实只是有的地区种小果沙棘而客户又刚好卖惯了小果沙棘。王军扬给人推荐沙棘时,十个有九个都不知道沙棘是什么,甚至直言又酸又臭哪有人吃。

幸好,第一年的850多吨沙棘全部卖出去,第二年更是卖了2700多吨。有的客户当场说沙棘当职工们拿到卖沙棘的钱时,不少人红了眼眶:“王书记,多亏了你,咱这地终于能赚钱了!”

沙棘卖出去,王军扬终于能短暂的松一口气,给职工“吹的?!币菜闶鞘迪至恕T偌肮?,王军扬告诉大家种吧好好种真能赚钱。



坚守有多真:“飞蛾扑火” 般的选择,只因“该回去”

沙棘产业刚有起色,王军扬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 辞去团场书记的职务,自己创业做沙棘深加工??纱匆档穆凡⒉凰忱?,由于缺乏经验,他的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一家国企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待遇优厚,还能解决创业的困境。王军扬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和领导汇报同意接受这个机会,恰巧当天没见上,晚上越想越不对劲:“我走了,职工们的沙棘卖给谁?他们的日子刚有好转,不能就这么断了?!钡诙旌土斓妓祷故窍胱錾臣!熬途醯米约焊没厝ィ厝ゲ攀钦返氖?。”

为什么一定要回去,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拔沂潜湃说暮蟠饫锏闹肮と褐谛枰?,我就不能走?!?/span>

如今,王军扬的新疆一七零团丝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集沙棘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带动一七〇团及周边地区发展沙棘种植近10 万亩??伤廊痪醯谩把沽艽蟆保骸疤釉酱?,责任越重。只要职工们还能靠沙棘多赚一分钱,我就不能停下?!?/span>




精神有多深:零下 30℃的坚守,兵团精神在 “黄金果”里传承

在一七〇团,有一个特别的 “景象”:每到沙棘采收的季节,白天连里几乎见不到人,大家都在家睡觉;到了晚上,沙棘林里却灯火通明,职工们拿着工具敲沙棘果,一干就是十个小时?!巴砩衔露鹊?,果子硬度高,敲下来损耗少;白天热,果子软,一敲就烂。”一位职工解释说,零下30℃的夜里,手冻得通红,却没人愿意停下来——“这果子是咱的希望,多敲一点,就能多赚一点。”

这份 “勤劳致富” 的坚守,正是兵团精神的生动体现。王军扬的爷爷是第一代兵团人,当年来到新疆时,住的是“地窝子”(在地下挖的土房子),穿的裤子打了一层又一层补丁,靠着自己种菜、开荒,从“自给自足”到慢慢能给周边地区供应粮食;他的父亲母亲作为第二代兵团人,曾背着几十斤重的农药桶去地里打药,一天下来肩膀磨得通红,却从没喊过一句累。从第一代兵团人“在种不出棉花的地方种出棉花”,到王军扬带领职工“在种不成作物的地方种出沙棘”,兵团人 70 年来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在绝境里找出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致敬每一个 “王军扬”,在平凡里种出不凡




从 2012 年职均年收入 6000 元,到如今的 14 万元;从黄沙漫天的 “被放弃之地”,到全球大果沙棘核心供应商—— 一七〇团的改变,是王军扬“飞蛾扑火”般的坚守,是职工群众“零下30℃敲果子”的勤劳,更是兵团精神“一代传一代”的传承。


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生活的困境里,我们像种沙棘一样,用坚持打破不可能,用实干种出属于自己的“希望”。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再贫瘠的土地,只要肯付出,就能结出“黄金果”;再难的日子,只要肯坚守,就能活出好日子。

致敬每一个在绝境里找出路的人,致敬每一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坚守!





完整视频可扫码观看??????